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原始社会的博客

让自己的心情有一个落脚的地方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思想孤独。按人生顺序,曾在农村种过地,在大学读过书,在工厂搞过技术研究,做过文字编辑,当过信访接待,干过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。现热衷浏览网页、经营自己的博客。

“古镇”召稼楼  

2012-05-20 18:08:27|  分类: 原始江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上海市郊古镇保存及开发较好的有枫泾、朱家角、七宝、南翔等,比较有点名气但没弄好的还有松江老城、真如、周浦、亭林、庄行等,召稼楼只在老一辈人中听说过,所以当去年突然冒出一个号称离市中心最近的古镇时,也只是一笑了之。

今日稍有空,下午就心血来潮,去召稼楼转了一圈,还真没想到,收获多多。

一,对“包装”两字有了新的认识。包装一般都是把旧的装成新的,把不好看的包装成好看的,把没内涵的包装成有内涵。但现在好象都喜欢把新的包装成旧的,把西施包装成东施,把有内涵的包装成白目,这就不好玩了。召稼楼里有老货,货色而且蛮陈旧的,比如“礼耕堂”,建于元朝初期,可惜没弄好,破旧的房屋,挂了块“百姓讲堂”的牌子,门却紧关着。而报恩桥、陆家浜两岸古色古香的房子等,全部都是新建的,包装功夫下了不少,全白搭!

二,对“面皮厚”有了新的认识。召稼楼在介绍自己时号称上海城隍故里,说是上海城隍老爷秦裕伯的老家就是召稼楼,硬要把自家与上海老城隍扯上亲戚关系,阿是有点拉虎皮做大旗的味道?一个规模浩大的仿古建筑群,也是一个集小商品、小吃、饭店和景点为一体的“老城隍庙”模式的商业圈,非要称自家是古镇,面皮是蛮厚的。还有,一塌括子小小一条河浜,却树了一块大石头,上书“召稼楼”第一湾,还好,伊没叫“浦江第一湾”,召稼楼也没叫“天下第一楼”,我只好称伊牛皮,不好叫伊“橡皮”!

三,对“人来疯”有了新的认识。上海人素有“人来疯”习惯,可以解释为“瞎起哄、轧闹猛”,有个笑话说,南京路上有个小伙子朝天看了老半天,过往的人群不解,纷纷跟伊一道朝天看个究竟,结果人越弄越多,路也不好走了,惊动了警察,警察挤进中央,问中间小伙子那能回事体,小伙子低头一看,介许多人在朝天看,就问警察:伊拉都流鼻血?不幸的是,今天我沦落为其中一员,去轧了召稼楼一脚!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“古镇”召稼楼 - 原始社会 - 原始社会的博客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64)| 评论(58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